摘要
软件工程系王洪岩老师在参加全国高校微信小程序课程课程教学研讨会(北京)后,围绕微信小程序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经验等进行研讨,对微信小程序研讨会成果进行系内转训,并筹划开设全校公开课。
2018年4月20日至22日,软件工程系教师王洪岩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高校微信小程序系列课程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腾讯微信事业部协办。参会人员由全国各高校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会议具体内容包含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的深度介绍,并围绕微信小程序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经验等方面进行教学研讨及沟通。
图1 全国高校微信小程序系列课程教学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做好服务工作,更好地专注于高校教师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授课艺术、教学经验分享等,通过分享优秀课程设计的教学成果,又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图2 王洪岩老师(左一)与腾讯微信小程序开发组核心成员合影
在2017年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微信小程序用户量已经达到了2亿,覆盖200多个行业领域,仅上线一年的时间内,微信小程序用户就已呈现了指数级的增长。由于用户数的不断激增,引发了各行业的试水和入局,随着一个又一个被呈现的成功案例,使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慢慢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在此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将微信小程序纳入计算机程序课程中,此次腾讯微信事业部负责人也对如何将微信小程序融合到高校教学场景中进行了深度分析与探讨,为学生提供小程序测试类账号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知识点的内容,也提供了全面的讲义以及支撑课堂教学的案例,研讨过程中,以一个完整的微信小程序源码进行讲解,在设计、开发及测试过程中,通过企业角度来带入,直至最后的上线使用及优化,都做了全方面的讲解。
通过对微信小程序课程教学建设的学习及系内学术沙龙的讨论,软件工程专业筹划面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微信小程序开发》,计划在2018-2019学年第II学期正式开课,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课程教学涵盖了小程序的通用技术点及相关案例,具体教学内容包含小程序及开发环境介绍、JSON配置/WXML模板/WXSS样式、小程序宿主环境、场景应用及发布、底层框架、性能优化等,每部分的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选修课学生经过简单的学习和练习后,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和发布。
图3 系内学术沙龙
结束语
微信小程序引入课堂教学,是对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新探索,凭借高校大学生当前对微信、微信公众号等的热衷程度,微信小程序开发潮流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 上一篇:软件工程系学子在 “...
- 下一篇:软件工程系师生研发AP...